医院生物实验室在设计时的依据是什么?
创新设计
注重节能、环保的现代技术、材料的应用,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有关政策法规。建筑设施配备及标准达到实验室及动物房的标准。力求创造世界一流的实验平台。
适应生物技术发展趋势
在实现功能需求的同时,还必须依照国家标准规范和相关行业专业标准,并参照国内外生物实验室相关的设计标准及规范,满足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通用安全标准。
促进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
实验室的设计必须能够适应技术、设备、过程和技能等各方面的变化并快捷地应对这些变化,能够推动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积极共享和交流学术知识。实验室各功能分区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内部的功能分区明确、合理。以流程简洁、高效为原则,重视节能与效率,保证建筑低耗能、高效率运行。
灵活性与适应性
实验室的区域划分以防护、工作以及配置方面的效率为前提,避免了不必要的面积和空间的浪费。实验室系统以可附加结构的模块化形式与可重复使用的运行系统为基础,能够在保证功能需求或相关实验室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缩减和扩大。
室内外环境人性化
整体考虑布局,为实验人员提供安静、舒适、优美、洁净的室内环境;结合地域条件,利用环境和建筑语言创造与环境协调的富于特色的环境。
可持续发展
考虑脑科学服务范畴、功能需求、实验发展、科技进步等变化因素,体现可持续性、可应变、可动态平衡的建设理念,以适当的前瞻性统筹实验室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
环境安全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应确保将对生物、化学、辐射和物理等类型危险源的防护水平控制在经过评估的可接受程度,为相关的办公区和邻近公共空间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环境保护。实验室的设计应满足环境安全相关要求,完善排污系统设计等,防止危害环境。设备设施。实验室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安全问题,注重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及财产、环境不被破坏。设计完善的检测、报警系统和紧急处理系统,配置合理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等。